查看原文
其他

    题图: from Zoommy

    很多人喜欢把上海的天气比喻成大小姐脾气,阴晴不定,完全看心情做事,心情好的时候,给你个阳光,让你的生活和休闲时光多一些灿烂,心情不好的时候,一脚把太阳踢进云层跟你玩个 “躲猫猫”,用雨水浇你个透心凉,让你的工作与计划全都打了水漂。

    这样的记忆是从七岁时开始的。但今年一季度上海的天气,我感觉这位大小姐似乎已用跑步的速度进入了更年期。 

    三月的第一个周末,又是阴雨,窗外似乎还有微微的雷声,牛毛细雨哗哗地飘着。

    刚起床的儿子面带无精打采的神情,嘴里叨念着:“今天真没趣,又是下雨天。爸爸,我们找点有趣的事做吧。”

    “你又想玩IPad,我知道你吃鸡打的比我好,我不想和你对战。作业做好了吗?” 我略带不屑的口吻回道。

    “作业与预习都做完了。要不我们一起把《复仇者联盟系列》再重温一遍吧,增长增长科技知识。”

    “看《复仇者联盟系列》能增长科技知识?你忽悠谁呢?还是看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》的动画片吧,对你的思想塑造会有帮助。”

    儿子惊讶的问,“葫芦兄弟?黑猫警长?”

    “对啊!好好看,看完给我写篇观后感。”

    儿子瞪大眼睛看着我,然后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“哦……”

    好吧,破例一次,跳过 “葫芦兄弟” 和 “黑猫警长”,这次从 “连升三级” 开始,这是部木偶动画片,改编自福建同名高甲戏,在我看来,这部动画片的剧情对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男孩子来说是有教育意义。

    大致剧情是这样的,某富少放荡形骸不学无术,看上娴熟端庄的某民女后,妄图与之结为夫妻,民女不堪其烦,相告若能高中状元,就会下嫁。两人对话被算命先生听到,为骗取几两银子,算命先生奉承富少赴京赶考定能高中,喜得他连忙收拾行装和下人一道赴京。半路遇到九千岁,由于自小目中无人,他反让九千岁让道于他,并放言自己会高中三甲,九千岁听闻,来了兴致,让下人递上名片想一窥他如何高中。深更半夜两位主考官正在商讨该让哪位高官托付的“俊才”做状元时,富少叩门,一见来者手拿九千岁名片,两人有了主意。第二日,富少理所当然成为状元郎。

    更为讽刺的是,这位目不识丁的新科状元郎随后竟然 “因祸得福” 连升三级。

    很显然,我似乎高估了十岁孩子的情商和阅历,这部影片的内涵绝非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所能理解的。回忆起童年第一次看,我的感观好像也就停留在感觉这几个木偶蛮好玩的程度。

    “好看吗?” 我问儿子。

    “好看……” 儿子不敢跟我眼神交流,低着头小声回了一句。

    “嗯,我们看《复仇者联盟》吧。”

    “太好啦!我们下次再看葫芦兄弟吧。我最爱看了……”

    我苦笑一声,随即将投影机调到科幻频道,并顺手把遥控器交给儿子,说 “你好好看,我去书房看会书,有事叫我。”

    “好嘞!” 儿子这声痛快的回答,似乎标志着被剥削、被压迫已久的人们,终于翻身做起了主人。

    走进书房前,我顺势回头看了一眼屏幕,正巧看到美队纵身跃起,运用娴熟的甩锅技术将敌人的攻势击退。

    儿子攥着拳头,看得津津有味,我叹了口气,走进了房间。

    01

    来到书房,顺手拿起一本书胡乱地翻起来,内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。

    我的脑海中充斥着《连升三级》的每一幅画面,仿佛映照着当下许多技术管理者的成长历程。

    在国内技术圈,绝大多数的技术人都是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,突然飞来一顶乌纱帽,随即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上,原因也不尽相同,要么是因为老人都走了,就你最熟悉业务了,或者是你与领导私交甚好,情商也相对较高,要不就是你的技术能力较强,是一群菜鸟的心中偶像,想让你带一带他们,从而提升团队技术实力。

    假如你斗胆向BOSS发起挑战,“老大,很多人都觉得张三业务水平一般,技术能力也不出众,况且与小伙伴们私下相处也不太融洽,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承担管理职能呢?”

    且慢,这段发问感觉似曾相识,记得在《水浒传》中也曾见过。

    当年,宋哲宗25岁就去世了,按照兄终弟继的皇位继承制,宋徽宗当上了皇帝,随即册封跟随自己多年的“心腹之人” 高俅为 “三司太尉,京营殿帅” 之职。有大臣不服,上本参奏,说 “高俅不学无术,只会踢球,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做朝廷重臣呢?”

    宋徽宗正在画画,听完后,停了停手中的画笔,说 “不会当官,可以学着当呀,朕只会画画图,写写字,不也当了一国之君了吗?”

    回想一下,还真有点相似。

    02

    对处于创业阶段,人员规模在二十人左右的技术团队来说,只要负责人的人格魅力还过得去,搞的清楚每个小伙伴的性格、能力上的特点,然后在目标的设定上都涵盖一些挑战度与驱动力,一般也就能Hold住场面了。

    对处于成熟阶段,人员规模在百人左右的技术团队来说,就要开始配置金字塔结构,比如由创始人担任高层管理者,部门总监则是中层管理者,团队组长也就是基层管理者,大家分工不同,各司其职。

    先来谈谈高层技术管理者。

    有人说,合格的高层注重方向,主要任务是指定方向和策略,找到合适的中层,组织优秀的人才,激励他们完成公司的战略目标,最终为他实现想法。同时,高层要对公司的长期和变化负责——公司是否有未来,取决于高层。所以,高层要有全局观——高层领导者必须要有整体思维,从而形成总体控制能力,一叶知秋。

    在我接触的技术高管中,不是公司第一名程序员,就是大BOSS的心腹之人,哦,对,还有 “空降兵”,但在我的映像里一般存活时间都不太长,毕竟信任是最容易失去的东西,也是最难挽回的东西。

    记得在某次采访中,马云曾说过,阿里巴巴从最初的十八罗汉,到之后请来外部职业经理人,让十八罗汉几乎纷纷下课,再到之后,外来职业经理人几乎又纷纷淹没,部分罗汉们重回历史舞台,最终阿里巴巴各个把握重镇者几乎仍是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,或者极其早期团队的成员。

   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?说明当高层的,忠诚与信任比奥特曼式(三分钟)的能力更重要。

    再来聊聊基层技术管理者。

    很多公司喜欢把基层也称为管理,但我觉得他们更注重管事,而不是管人。

    在大部分时间里,基层技术管理者的注意力会放在解决事情上,以部门为半径,他们通常拥有较强的业务、产品与技术能力,能把很多普通员工无法解决的问题给解决掉。在我遇见的基层管理者中,很多人热衷于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成就感,他们乐于工作,而且做事效率高。 

    在他们眼里,手下的弟兄更像他的助手,而不是下属。

    03

    相比之下,中层更像被夹在中间的三明治。

    与高层相比,许多中层管理者手上并无实权,无论技术方向,还是财政大权均掌握在高层手中。在实际工作中,却要经常面临上级要求不断出成果,而下属又充耳不闻,受夹板气的场景。所以我常常说,中层是个悲哀的阶层。夹在上司和下属之间,经受着来自上下的压力,长期陷入这样的苦恼之中,俗称 “三明治症候群”。

    有人说,很多中型公司的高层都是由各中心(或事业部)老大组成的,而中层是由部门总监组成的,以此来看,中层的管理半径也不小,多则几十人,少则十几人,很多时候也可以小范围的摆摆领导的架子,哪有你说的那么憋屈?

    在我遇见的中层管理者中,有许多无论是技术能力、行业阅历,还是个人魅力,基本不会比高层逊色多少,但却必须忍受着不同性格和工作作风的高层领导。回到部门内,想着总可以对下属发号施令了吧,但说得轻了没有用,说得太重了,下属不是离职,就是申请调岗,走之前,还会在HR面谈环节说你几句。

    如果碰到个开明一些的高层领导,微微一笑,也就过去了。

    如果碰到个死心眼的高层领导,找你谈话,过程中用词稍有不慎,这碗饭也就砸了。

    总而言之,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,实际上在行使权力时并不是那么自由。

    04

    想到这里,思绪跳转到在某次分享上,有位小伙伴提了 “中层技术管理者的核心价值是管理?还是技术?” 的现场问题。

    因为时间过去已久,记忆有些模糊,我记得当时是这么回答的:

    我认为,无论是注重技术还是注重管理都显得很尴尬,如果只注重技术路线难以得到高层领导的认可,但只注重管理路线又难以让技术小伙伴信服。

    这种尴尬是很难平衡的,如果你是普通员工,或者基层管理者,你大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技术上,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技术能力的增值可以让你获得更好的薪资待遇,更好的升职机会。

    再说得直白一些,技术就是护身符,无论发生什么行业波澜,到哪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,也许这种想法过于短视,但却很贴合实际。

    而当你成为中层领导后,更重要的是维护高层及团结基层,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重要的是做好引导的工作。就算你能把例行会议、绩效及谈话等事项安排的井井有条,作为部门老大,如果你还专注于技术工作,那你让员工做什么呢?

    有人说,你可以只把控方向或关键决策呀。有意思,哪来那么多方向要把控?哪来那么多决策要做?不要说这些决策权多半不在中层管理者手中,就算给你这样的机会,对于远离技术一线已久的中层管理者来说,你的关键决策和撞大运又有什么分别呢?

    长此以往,技术慢慢地稀松了,业务渐渐地疏远了,年龄也越来越大了,看着高层们各个摆出了 “与公司共存亡” 的架势,而中层们的职业未来又在哪里呢?

    想一想,为什么身边有那么多人,即便坐上了CTO的 ‘宝座’,都紧握住技术不松手,我觉得除了对技术的热爱与业务环境所迫之外,更多折射出的是焦虑和担忧。

    05

    也许有人觉得,我的这套言论太悲观,太消极。

    但我觉得,悲观和消极只是一种心理感受,而职业发展的尴尬境地却是真实存在的。

    当然,也有人不信邪,每天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,相信皇天不负有心人,该是你的,总会是你的,缘分来了,自然水到渠成。或者我就励志做个快乐的小开发,写写代码,带个耳机,叫个外卖,什么未来发展,什么职业走向,关我屁事,船到桥头自然直。

    似乎有理,这就好比郭德纲说的,仨艺术家争夺艺术家头衔,最后张三活得久,把其他俩都熬死了,张三说什么就是什么。

    用自己短暂的黄金职业阶段去死扛,值得吗?

    如果有人觉得值得,我为怀揣这样心态的人点赞,但态度和能力从来就不是衡量职位高与低的重要标准,充其量只能算个参考值罢了。另外,国内技术环境毕竟不如硅谷,当小开发逐渐变成老开发之后,估计你也就快乐不起来了。

    假如你是一名中层管理者,你该怎样去面对你的下半场呢?

    记得前不久,传说Oracle为大力发展云服务,裁掉了2/3销售人员,说是相应的将大大增加 “云架构师” 的岗位数量。

    这则消息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,似乎转型成为一名解决方案架构师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    在腾讯宣布All In To B之后,不止Oracle,很多乙方公司都抛出了橄榄枝,寻求能够快速、全面、透彻的理解业务需求,从繁杂纷乱的业务需求和问题现象中抽丝剥茧,提炼和设计解决方案,他们能帮助客户把想法,问题,需求落地成一个可以执行实施的项目。

    在我的认知里,如果你的职业发育经历足够坎坷,当成长到中层技术管理者的时候,应该在技术、业务与情商这三项能力上达到一定的高度。

    回想起十年前,我也曾在电信、金融领域的乙方公司做过一段时间的项目经理,虽然不仅每天要面对没完没了的狗血事件,还要面对刁蛮无理的客户需求,但至少都有事说事,一切以交付结果为目的,把客户伺候舒坦,付款也快了,老板也满意了。

    本来嘛,这就跟律师处理案件一样,一个资深律师带着俩助理,官司打赢了,你就是英雄,要不就是狗熊。

    想一想,或许这样的下半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    想到这里,我抬头看了下窗外,雨越下越大,完全没有要停的迹象。

    看这架势,明天雨后的路可就难走了。

    但对我来说,只要方向是对的,只要目标是好的,路再难,也要坚持走完。

    因为这条路,从来就没有退路。


     - END - 

    欢迎朋友圈分享转发

    欢迎加入知识星球交流、讨论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